如何在早期发现心脏病呢?那就是察言观色:心脏病除常见的心悸、心前区疼痛等人们熟知的症状外,常常还有一些体表征兆。注意观察这些先兆症状,就能早期发现,早期治疗。
这些体表征兆包括:
(1)呼吸:作了一些轻微活动时,或者处于安静状态时,出现呼吸短促现象,但不伴咳嗽,咳痰。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左心功能不全的表现。
(2)脸色:如果脸色灰白而发紫、表情淡漠,这是心脏病晚期的病危面容。如果脸色呈暗红色,这是风湿性心脏病、二尖瓣狭窄的特征。如果呈苍白色,则有可能是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征象。
(3)鼻子:如果鼻子硬梆梆的,这表明心脏脂肪累积太多。如果鼻子尖发肿,表明心脏脂肪可能也在肿大或心脏病变正在扩大。此外,红鼻子也常预示心脏有病。
(4)皮肤:慢性心力衰竭、晚期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皮肤可呈深褐色或暗紫色,这与机体组织长期缺氧,肾上腺皮质功能下降有关。皮肤粘膜和肢端呈青紫色,说明心脏缺氧,血液中的还原血蛋白增多。
(5)耳朵:心脏病人在早期都有不同程度的耳鸣表现,这是因为内耳的微细血管动力异常,病症尚未引起全身反应时,内耳就得到了先兆信号。如果你的耳垂出现一条连贯的皱褶,极有可能是冠状动脉硬化所致。
(6)头颈:如果由锁骨上延伸到耳垂方向凸起一条表筋,如小指粗,很可能是右心功能不全。
(7)肩膀:天气明明很好,左肩、左手臂内侧却有阵阵酸痛,这有可能是冠心病。
(8)手脚:手指末端或趾端明显粗大,并且甲面凸起如鼓槌状,常见于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或先天性青紫型心脏病患者。
原有心脏病者,要注意自我保护,避免过度劳累、兴奋、激动。一旦发生突然烦躁的气急,如在家里,应从速送附近医院急救,分秒不能延误。如在医院发生,立即呼救,取坐位、双下肢下垂,尽量保持镇静,消除恐惧心。在大多数情况下,只要能及时就诊,用药得当,会渡过危险期,挽救生命。心脏病具有高发病率、高死亡率、突发性和反复性等特点,已成为人类健康的杀手。由于心脏性猝死发生突然,往往没有时间进行救治,因此预防重于治疗,从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上预防。
(1)彻底戒烟
(2)控制体重
(3)坚持运动
(4)劳逸结合
(5)注意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
一般人都认为,只有吸烟、肥胖和高胆固醇是心脏病的成因,但新的研究发现,细菌感染可能是另一患病途径。不少心脏病是由细菌、病毒感染引起的。集中居住最易发生细菌、病毒感染。因此,住室一方面要注意通风,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。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定期空气消毒。如使用紫外线灯照射等。另有研究表明,常刷牙可预防心脏病。专家认为,无论你有多健康,若经常不刷牙,也可能患上心脏病甚至中风。口腔内有多达七百种细菌,虽然很多都对身体有益,但当牙床流血,其中有几种可乘机进入血液,促使血小板凝结并包围细菌,从而降低流入心脏的血流量,令健康的人患上心脏病。
(6)太早起床可能不利心脏健康